煙飄來,隨即香氣四溢,我毫不猶疑地決定坐下來,點了一碗。
後來我沒說話,還真的通過了。所以在發言上如果比較維護中國,就會被他認為是背叛者或是什麼。
只是我覺得現在這樣的狀況,我覺得沒必要。內蒙西部受漢語影響比較少,而東部被漢語的同化或影響比較多。我記得來自山東的人好像多一些。外蒙是按照紅教的曆法去過年的,這個紅教黃教就是個歷史問題,最早好像是13世紀的時候從印度還西藏引進來的佛教,隨著歷史的變遷分化出一些教派,主要比較大的就是黃教和紅教,這也讓內蒙和外蒙有著不同宗教。) Photo Credit: Rartat @Wikimedia Commons CC0 蒙古國新年 而所謂的歧視,就是來自於政治的。
西部感覺講話比較快,不過這也不一定,因為西部的人說東部講話比較快(笑),主要還是因為不了解對方方言。我們說比較極端思想的人,而且那人還是內蒙的,那時我是在Facebook上面加入了一個蒙古族的社團,然後我有次好像說了類似希望大家和平共處的話題還是什麼,那人就發訊息攻擊我,說我憑什麼這麼說話。這個決定不僅引發在基層黨員有廣大支持的石破茂反對,許多青壯派國會議員也紛紛跳出來,呼籲不能無視基層的聲音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。
即使在6月底至7月中旬能挺過東京都議會選舉,但另一個發生在東京的大事,也會讓菅義偉毫無閃躲空間:東京奧運。加上自民黨也面臨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率領的都民優先會挑戰,對菅義偉來說是一場不好應付的硬仗。自從1992年以來,日本眾議院的常會召開時間都是1月中下旬,代表常會至少都開到該年6月。東京奧運的開幕日是明年7月23日,先前國際奧會已明確表示,不管疫情如何都會如期舉辦奧運,所以在7月23日到8月8日的賽事期間,菅義偉也沒有解散國會的契機。
歷來東京都議會選舉是參議院選舉之外,中央執政成績的風向球,且若無意外,這會是菅義偉上台後面對的第一場大型地方選戰,選舉結果一定會被放大檢視。言下之意,日本眾議院在今(2020)年內解散的可能性非常高,而解散的時機,其實已經不遠。
目前國際情勢最重大的事件,便是於11月登場的美國大選,拜登(Joe Biden)與川普(Donald Trump)戰況激烈,大選結果仍然沒有很清晰的走向,如果出現意想不到的選舉結果或爭議,菅義偉恐怕無法如安倍在外交場域長袖善舞,弄不好會反過來影響內閣穩定,甚至給日本民眾一種菅義偉欠缺領導力與應對國際情勢的觀感。菅義偉內閣留任了外務大臣茂木敏充,防衛大臣甚至直接找來安倍的親弟弟岸信夫出任,在外交層面上延續安倍政策的味道濃厚,以穩定當前的外交路線為最高指導原則。首先,日本國會的會期有分為常會、臨時會與特別會,依據日本《國會法》規定,除非國會被解散,否則一年一度的常會必須召開150日。既然亟需一場勝仗立威,菅義偉就需要在今年內擇期解散國會,而時間點的選擇,與美國大選將有某種程度的關聯。
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原本安倍華麗的交棒劇本,如今也已破局 若安倍沒有請辭,他的首相任期將跟自民黨總裁任期一樣,都是明年9月底屆滿,所以他原本能以奧運圓滿落幕的歷史時刻,締造個人政治生涯的新高峰,於9月留下一個漂亮的下台身影,交棒給政權繼承者,而繼任者也能在10月的眾議院選舉,靠著慶祝行情再替自民黨延續執政。常會又稱為「預算會期」,最重要的任務是審查政府總預算案,以及稅制等相關法案,加上日本國會有「會期不連續制」,只要法案在本會期來不及通過,就會胎死腹中。只要沒有延長會期,明年度的眾議院常會會在6月中下旬結束,但緊接而來的是東京都議會選舉只要沒有延長會期,明年度的眾議院常會會在6月中下旬結束,但緊接而來的是東京都議會選舉。
既然亟需一場勝仗立威,菅義偉就需要在今年內擇期解散國會,而時間點的選擇,與美國大選將有某種程度的關聯。所以盤點完明年眾議院屆滿前的1到10月,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再塞進眾議院選舉,若強行解散,也都是不利的時間點。
正因為各大派系早已談妥,加上取消黨員投票,讓菅義偉政權的正當性略顯不足,也給日本民眾一種黑箱作業的不良觀感。為了減少菅義偉登上大位的阻礙,二階俊博率先在安倍辭職當天,表明黨總裁選舉應該取消黨員投票,採國會議員跟都道府縣黨部各三名代表選舉即可,以加速結果出爐。
預算會期到東京奧運,令和三年「沒空」解散 日本眾議院任期一任四年,但首相有一個特別的生殺大權:「解散國會」,隨時可以提前大選。從1992年改為一月召開常會以來,眾議院確實未曾在6月以前被解散。目前國際情勢最重大的事件,便是於11月登場的美國大選,拜登(Joe Biden)與川普(Donald Trump)戰況激烈,大選結果仍然沒有很清晰的走向,如果出現意想不到的選舉結果或爭議,菅義偉恐怕無法如安倍在外交場域長袖善舞,弄不好會反過來影響內閣穩定,甚至給日本民眾一種菅義偉欠缺領導力與應對國際情勢的觀感。外有輿論壓力、內有青壯派蠢蠢欲動,對於剛坐上首相大位的菅義偉來說,確實很需要來一場問信於民的大選,讓他的執政授權對象是全體國民,以建立足夠的威望。東京奧運的開幕日是明年7月23日,先前國際奧會已明確表示,不管疫情如何都會如期舉辦奧運,所以在7月23日到8月8日的賽事期間,菅義偉也沒有解散國會的契機。加上自民黨也面臨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率領的都民優先會挑戰,對菅義偉來說是一場不好應付的硬仗。
自從安倍晉三以健康因素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後,日本政壇就以相當快的速度變化著。所以菅義偉在面對明年9月的黨總裁選舉,也必須專注應付,這時解散國會對他來說是一場非常大的豪賭,因為如果黨內有心者想讓他垮台,即便自民黨繼續過半,但改選席次只要不如預期,就很可能重挫菅義偉的聲望,能不能繼續擔任首相都還很難說。
從安倍請辭到菅義偉當選,看似一帆風順,不過自民黨面臨的國內外局勢,其實不容過度樂觀。歷來東京都議會選舉是參議院選舉之外,中央執政成績的風向球,且若無意外,這會是菅義偉上台後面對的第一場大型地方選戰,選舉結果一定會被放大檢視。
這個決定不僅引發在基層黨員有廣大支持的石破茂反對,許多青壯派國會議員也紛紛跳出來,呼籲不能無視基層的聲音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。菅義偉內閣留任了外務大臣茂木敏充,防衛大臣甚至直接找來安倍的親弟弟岸信夫出任,在外交層面上延續安倍政策的味道濃厚,以穩定當前的外交路線為最高指導原則。
言下之意,日本眾議院在今(2020)年內解散的可能性非常高,而解散的時機,其實已經不遠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原本安倍華麗的交棒劇本,如今也已破局 若安倍沒有請辭,他的首相任期將跟自民黨總裁任期一樣,都是明年9月底屆滿,所以他原本能以奧運圓滿落幕的歷史時刻,締造個人政治生涯的新高峰,於9月留下一個漂亮的下台身影,交棒給政權繼承者,而繼任者也能在10月的眾議院選舉,靠著慶祝行情再替自民黨延續執政。現行《日本國憲法》下,只有一屆眾議員做完完整的四年任期(1972-1976),國會提前解散是日本的政治常態。常會又稱為「預算會期」,最重要的任務是審查政府總預算案,以及稅制等相關法案,加上日本國會有「會期不連續制」,只要法案在本會期來不及通過,就會胎死腹中。
首先,日本國會的會期有分為常會、臨時會與特別會,依據日本《國會法》規定,除非國會被解散,否則一年一度的常會必須召開150日。因此除非已進入常會尾聲,不然在會議期間幾乎不可能解散國會。
菅義偉本人在安倍身邊居中持重,擔任內閣官房長官七年八個月,內政方面毫無疑問能輕鬆掌握,但他最令人擔心的,其實是在外交經驗上的不足。但隨著安倍突然請辭,這套僅屬於他的劇本便失去意義,因為菅義偉將會面臨的難題是該不該競選黨總裁連任,這會攸關到他的首相任期是否延續,屆時黨內派系也不一定會如這次鼎力支持,不確定因素非常多。
菅義偉在宣布參選至當選後,都不斷面臨一個外界相當關切問題:會不會提前大選? 綜合眼下日本政壇的狀況來說,菅義偉成為首相後做的第一件重大決定,恐怕就是解散國會。即使在6月底至7月中旬能挺過東京都議會選舉,但另一個發生在東京的大事,也會讓菅義偉毫無閃躲空間:東京奧運。
外交能力未知的菅義偉,解散時機恐怕要看「美國臉色」 這次菅義偉能快速凝聚黨內五大派閥,背後的影武者就是自民黨幹事長、有「喬王」之稱的二階俊博。本屆眾議員任期在明(2021)年10月22日屆滿,所以做為新首相的菅義偉,最遲要在明年10月21日解散國會,但選擇時間點的考量,就顯得相當複雜。自民黨在9月14日選出新任黨總裁,由獲得五大派閥支持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選,擊敗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、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,並於9月16日的國會臨時會上,正式被選為首相。自從1992年以來,日本眾議院的常會召開時間都是1月中下旬,代表常會至少都開到該年6月
國民黨被黃復興綁架已久,前些時候郝龍斌、江啟臣相爭的黨主席選舉,少數公開力挺江啟臣的黃復興要職,幾乎僅剩桃園主委于北辰。而青壯派的戰果,也會決定國民黨能不能拖延苟活,或是加速滅亡。
彰化王美惠普篩案後期,國民黨全縣市拒絕響應黨中央普篩,說明弱主江啟臣號令不出宮廷,且黨中央被脫節脫序的老人牢牢把持。黨國時代以後,關注國民黨全代會的人越來越少,沒想到一位黨代表「故宮收入應該歸國民黨」的奇葩發言,讓病入膏肓的國民黨茶壺風暴又成為政治焦點。
孫恭正的投書,反映黃復興黨部的官方想法。當選主席後,先是面臨罷韓一役韓粉尾大不掉,如今又遇到馬英九率老人大軍壓境全代會。